《IDC Innovators: 中国医疗物联网,2023》报告正式发布
IDC 预测,未来五年,医疗物联连接量将实现年复合增长 27%的增速。
物联网正在加速改变医疗行业的管理服务模式,对中国医疗卫生系统、全民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影响力和助推力。《“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推进医疗物联网应用试点"。IDC 预测,未来五年,医疗物联连接量将实现年复合增长 27%的增速。在此背景下,IDC评选出4家创新企业入选IDC Innovators,对其业务情况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目前,医疗物联网主要围绕医疗机构“院前、院中、院后”的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开展产品创新和应用,逐步探索对个人健康监测服务及公共卫生监测管理的应用,其主要价值在于:
1)实时监测及预警: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用药情况等信息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预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2)高效管理医疗资源:通过对医疗物资及设备的智能化监管,减少人员工作量,节约医疗资源。
3)辅助远程医疗服务:基于实时医疗健康数据监测,实现医生和患者的远程交流和诊疗。
4)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通过大量医疗数据分析和挖掘,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或健康方案。
本报告聚焦医疗物联网领域,介绍目前在技术、商业模式与定位等方面有一定创新性的中国企业。本报告选取了东软汉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东软汉枫)、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颐科技)、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程天科技)、昂科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昂科)(排名不分先后),体现了各厂商在医疗物联网方面的差异化特征。
IDC 中国研究经理李君兰表示,中国医疗物联网市场目前处于业务需求爆发的早期阶段。后疫情时代,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之下,预计医疗物联网将迎来高速发展。围绕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多元化的医疗物联网应用将不断扩大,通过部署各种可穿戴、远程监护、康复照护等智能设备设施,形成覆盖"院前、院中、 院后"的全面医疗保健服务链条。在加速推广产品创新研发和应用的同时,对于医疗物联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医疗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挑战还需要厂商、医疗机构、政府监管机构及联盟生态等多方通力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IDC持续跟踪中国物联网市场发展,如需进一步了解此报告内容或参与物联网研究,请与IDC中国新兴技术研究部研究经理李君兰联系(邮箱:lyli@idc.com )。
140万,河北省儿童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系统)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120万,检验项目服务委托竞争性磋商公告
17万,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lis维保项目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176万,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医院信息系统功能升级二次招标中标公告
10万,泉州市妇幼保健院(泉州市儿童医院)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接口项目
2098万,北大荒集团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医疗设施提升项目(一包)中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