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保障全覆盖后,医疗保险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仍然是供需矛盾——患者看病难、看病贵;医疗保险基金风险增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补偿不合理;区域医疗服务质量结果不理想。提高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率,向享受人员提供公平、可及、适宜的医疗服务是医疗保险管理的重要课题 。
1、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不再根据医院的投入,而是按照医院收治的病例及其诊断制定相应的补偿标准,使政府对医疗费用的控制更为直接有效。另一方面补偿标准的制定对医院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可以激励医院降低医疗成本从而节约卫生资源。
2、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定额预付制的实施给医院管理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促进了医疗质量、经济、信息等方面管理学科的发展,涌现了临床路径、战略成 本管理、数字化医院等先进管理手段,并且为医院进行同行间的评价和内部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3、增加患者满意度
DRGs 对医疗费用的控制,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医院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提高,使患者的就诊更加方便快捷,与此同时收费程序大为简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价格公式更加明确,患者满意度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4、促进医疗质量评价
为临床统计提供了基本的工具,可以通过对病例的科学分组以及医疗数据的量化,从而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以及医院内部的医疗质量评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包括客户端、服务端及决策分析平台
140万,河北省儿童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系统)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120万,检验项目服务委托竞争性磋商公告
17万,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lis维保项目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176万,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医院信息系统功能升级二次招标中标公告
10万,泉州市妇幼保健院(泉州市儿童医院)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接口项目
2098万,北大荒集团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医疗设施提升项目(一包)中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