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设备的扫描越来越精细,数据量也就越来越大。目前64排CT和1.5T以上的MR广泛进入到县级医疗机构。以64排CT扫描心脏为例,一个序列600-700张图像,数据量就达到300M以上。再经过几次重建处理,就会增加几个序列,数据量就会超过1G。单个患者的数据量达到4-5G并不稀奇。极端的情况下,出现单个检查超过10G数据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不仅是这类特殊检查,对于常规检查来讲,由于设备的扫描速度快,精度高,扫描的图像数量也大大超过传统的影像设备。比如头部CT以前扫描15-20张图像,现在扫描40-50张。胸部CT以前扫描40-50张图像,现在通常扫描200张甚至更多。
这类影像数据我们称之为重建级的影像数据,因为层数太多,很难用传统的二维的方式来阅读,通常会使用三维重建进行浏览。相比关键图像和传统的诊断图像,这类图像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是难以在传统的PACS上充分阅读,往往是在影像设备的后处理工作站阅读的。其次是临床科室的医生也不太可能看这类图像。受限于他们的电脑带宽和容量,他们更喜欢看关键图像。第三,存储量很大,往往大于等于传统的阅读数据。
这类图像的生命周期和PACS图像不一样。典型的诊断图像或者关键图像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应该是保留10年的。临床试验的患者图像要保留15年到20年。但这些重建级的图像后期使用机会很少。部分患者作为典型案例需要保留。对重建级图像的回溯往往限于3年(最多5年)之内。对于肿瘤的观察确实需要在三维状态下进行长期的观察对比。除此之外,这些图像几乎没有更多的使用价值。如果将这些图像放在传统的PACS系统中保存,不仅增加管理成本,降低全系统的效率,还不对临床产生更多的价值,效果完全是负面的。
薄层图像管理系统针对这种管理难点,将重建级图像(简称薄层图像)从PACS系统中隔离开。薄层图像先到达薄层图像管理系统,由薄层图像管理系统对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路由。后处理工作站生成的诊断图像/关键图像再路由回薄层管理系统,薄层管理系统会将这些图像智能化地路由到PACS,而薄层图像则始终保留在本系统内了。
在薄层图像管理系统内部,运用在线管理的逻辑,对同一患者的既往数据进行判断并自动路由。如果一个数据长期得不到回溯(比如3年或者5年),则可以标记为“垃圾数据”,提醒管理者手工删除。
薄层图像管理系统也可以对接长期存储系统,运用完全相同的逻辑将长期数据进行转移,以保持系统的性能。根据初步的估算,“垃圾数据”的比例最后会高达99%,所以薄层图像管理系统从存储空间往往是够用的,可能没必要迁移到长期图像存储系统。
综上所述,薄层图像管理系统有几个明显的作用。第一是降低了PACS系统的有效存储容量要求;第二是可以将后处理工作站群从单个对接具体的设备到有机的管控起来;第三是可智能地管理薄层数据,降低了管理成本。
263万,德阳市人民医院AGV物流机器人系统招标公告
959万,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DSA采购(二次)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78万,广州市胸科医院本地高性能计算机集群(HPC)项目结果公告
128万,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DRG协作管理平台采购项目中标公告
39万,河源市人民医院移动查房终端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95万,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质量控制系统中标(成交)结果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