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念中医医疗信息化建设核心是病人信息的共享,包括中医院各个科室之间、中医院之间、中医院与中医院、医疗保险、卫生行政部门等的信息共享。医疗信息化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HMIS)、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HCIS)和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GMIS)。目前国内 80%的医院已经实施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建设状况相对成熟,而临床管理信息系统则相对不足。众多医院,已经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其中加强临床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所有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而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执行, 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到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由此可见,提高中医院的管理效益,降低中医院的运营成本,降低医疗成本将是所有中医院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HIS系统-中医药知识库系统: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主要包括名医医案知识库、方剂知识库、中医古今文献知识库等。其中,名医医案知识库全面采集文献及临床中的医案知识,构建名医医案知识库,实现医案的共享学习和专题服务;方剂知识库是检索历代医家针对经典名方及其治则、治法、用量和效果的论述;中医古今文献知识库全面采集中医相关的现代文献和古籍,建立面向中医专题的古今全文库。提供名医医案、古今文献的检索功能,用户可根据需求查询相关医案及文献资源。中医药知识库系统具有结构的科学性及知识来源的准确性、权威性,并有持续更新机制。
此外,中医药知识库系统是在中医电子病历系统的基础上,综合利用问题求解、机器学习、专家系统及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按照知识工程要求建立的、用以辅助临床医生开展诊疗活动的计算机应用程序。主要功能包括建立中医基础知识库和专家库,建立诊疗决策模型,获取患者的诊疗信息,提示辅助诊断及治疗方案等。
HIS系统-中医综合诊断的临床意义
中国悠久的文化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中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西医关注于病,中医更注重人体的功能反应状态,生理反应类型(体质)和病理反应状态(证侯)。
中医在易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的时间生命信息,运用“天人合一”,人体阴阳平衡,五脏相生相克的原理,用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定被检者的先天病理体质状况及身体健康状态,针对不同体质和健康状况给出中医治疗的对策和日常养生调理的指导,包括饮食禁忌,食疗建议、健康习惯培养、环境、四季进补注意事宜等等。
其中,脉诊是中医标准化的精粹内容,经过二千年的实践,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诊断方法,通过检测和分析脉象的变化,了解人体气血的运行状态以及脏腑生理和病理的改变,来达到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与西医不同的是,中医不是通过量化的标准说明问题,而是根据传统的中医诊断学理论,通过望、闻、问、切,对患者的神、色、形态进行观察,加上舌质、舌苔等舌象检查以及把脉,并询问患者的一般情况,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做一个综合判断,给出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建议,分别配制方便、有效的中药,进行相应的食疗、情志、起居等方面的有效指导和适时调理,达到养生益体的效果。
中医提倡“治未病”,强调以预防为主,中医也是积极主动的,力求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早进行调理、治疗。“治未病”就是中医的一个最大特点。
263万,德阳市人民医院AGV物流机器人系统招标公告
959万,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DSA采购(二次)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78万,广州市胸科医院本地高性能计算机集群(HPC)项目结果公告
128万,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DRG协作管理平台采购项目中标公告
39万,河源市人民医院移动查房终端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95万,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质量控制系统中标(成交)结果公告